拼消费,杭州十三区、县(市)谁厉害?

2023年08月12日 百事不愁 阅读(25063)

“买买买”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

随着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了优先位置,想方设法促消费。杭州也不例外,相继出台了“抢先机、拼经济”消费增长行动、提振消费阶段性举措、新电商高质量发展等三项共29条靶向性促消费政策。

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杭州出台的这些促消费政策,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开高走,从年初的负增长,跃升至半年度的8.7%。

从今年二季度来看,杭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8.3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一季度10.4个百分点。其中,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拿下748亿元。

从区、县(市)来看,今年上半年,杭州13个区、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已经全部转正。回看今年一季度,杭州还有2个城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

这也意味着,杭州消费市场回升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实现“深蹲起跳”。

从数据看杭州的烟火升腾

杭州人爱吃。

拼消费,杭州十三区、县(市)谁厉害?

你知道吗?上半年,杭州的餐饮消费增长2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7.4%。

上半年,杭州发出了3000万餐饮专项消费券,热热闹闹地办了“味美浙江·烟火杭州”等一系列的餐饮消费活动。其中,“杭帮菜美食嘉年华”就吸引了超25万人次,现场消费金额达2000多万元,达成意向采购2.3亿元。今年,杭州还成了第5个拥有米其林指南的中国大陆城市。

杭州人爱夜生活。

前不久,江浙被贴上了“夜生活荒漠”的标签,可你或许不知道,就杭州来讲,今年上半年,杭州夜间消费达3324.7亿元,同比增长20%,夜间消费占全市消费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

从假期来看,今年“五一”期间,杭州的夜生活被夜游园、逛市集、吃烧烤、看演出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填满了。

夜市,被称为人间烟火的“总舵头”,向来受年轻人欢迎。

上城区有吴山广场市集,拱墅区有武林夜市,“五一”期间,临平区新天地推出了“马戏市集”,滨江区推出了星光集市,钱塘区、临安区和建德市,也分别推出了夜钱塘“区区小市”、时代晚风夜市、和寿昌909夜街。

这些形式多样的夜市,在聚拢城市烟火的同时,也撬动了消费市场。“五一”期间,杭州深夜时段消费较去年增长231.8%,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从城区来看,上半年,上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6.3亿元,同比增长10.5%,总量居杭州第三。

这其中,夜间消费占比几何?

上半年,上城区实现夜间消费581.2亿元,占全天消费55.7%,同比增长20.5%。6月初,东站万象汇“挽风趣集”夜市开张,至今已经吸引消费者超过150万人次。光市集就拿下了100万元的销售额,同时,市集还为商场带来了20%以上客流量和销售额的提升。

夜经济,已经成为上城区撬动消费、提振经济的一把“金钥匙”。

拼消费,向“第一”学什么?

拼消费,杭州十三区、县(市)谁厉害?

上半年,是萧山区的“出圈时刻”,可能很多人也没想到,向来以工业为主导的萧山区,在消费赛道上拔得头筹。上半年,萧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7.7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居杭州第一。

不过,从总量来看,拱墅区依然坐稳“浙江省商贸第一区”。上半年,拱墅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51.2亿元,稳拿浙江第一。

拼消费,可以向这两个“第一”学什么?

向萧山区学有的放矢、重点突破。

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今年以来,萧山区就引入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总部经济”。同时,萧山区还在努力布局建设充电桩、光伏储能等基础设施,稳定汽车消费。截至今年6月,萧山区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桩先行试点已经覆盖“四镇五村”,16个点位。

如此一来,萧山区便通过稳汽车消费,托住了商品消费“大头”。

向拱墅区学习布局高能级生产性服务消费。

以商贸金融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向来是拱墅区经济的发展支柱。这条路,拱墅区一直走得很稳。2022年,拱墅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12.9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一,是二十年前的51倍。

拱墅区的定位明确——时尚之都。时尚二字背后,藏着的就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上半年,武林商圈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拱墅区建设“有显著识别度的全球性商业地标”的目标逐渐清晰。

上半年,拱墅区还启动了“武林消费季”,推出了三八美丽购、2023春夏武林衣秀发布会等活动,不断更新消费场景。

下半年,拱墅区也已经明确,要打造高度繁荣的国际消费市场。

构建高能级商圈矩阵:改造提升武林路、武林广场、环球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恒隆广场、杭州中心、嘉里数创港、华润万象天地等百亿级新型消费项目。

打造新场景消费体验:加强亚运场馆赛后开放利用,引进顶尖体育赛事、顶流体育品牌,形成赛事赞助、赛事广告、门票销售等为一体的“赛事经济”。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