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讯 揭牌!7月底,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又一大手笔。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强强联合,跨域谋划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跨区域一体化新园区。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一体化中谋划高质量,不断打通循环堵点、聚拢创新要素、提升发展能级,通过畅通区域“小循环”,引领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绘就了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图景。
上海深入推动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建设,并将其战略定位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江苏携手安徽共建南京都市圈;浙江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提升杭州、宁波等大都市区能级;安徽主动融入沪苏浙深度合作,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整体联动、各扬所长、相互赋能,立足长三角一体化,长江沿线千帆竞发。
科技和产业创新是畅通内外循环的核心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长三角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聚力破局。
三省一市坚持优势互补,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科学中心,迎着科技革命的澎湃浪潮奋楫而上。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张江实验室、合肥实验室、苏州实验室、之江实验室集群发展,G60科创走廊九城联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快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揭牌,超4万台大型科学仪器共建共享……
“共享科技资源已成为加快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安徽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省累计吸纳沪苏浙1.5万名专家进入省科技专家库。仅2022年,安徽就从沪苏浙吸纳技术合同4175项、成交额约699亿元,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
向“新”发力,长三角携手跑出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度”,不断厚植产业底气。7月12日,一声“点火”,朱雀二号在巨大轰鸣中腾空而起!全球首款以液氧甲烷为燃料的火箭顺利入轨,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商业航天新时代的到来。
这是我国民营商业火箭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低成本运载火箭,也是长三角优势产业集聚创新的生动注脚。铅焊技术依托无锡、发动机在湖州生产、火箭在嘉兴总装、运输车由郑州研发……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紧密衔接,各类要素自由奔涌,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上海将商业航天作为前瞻性和战略性装备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苏、浙两省积极布局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卫星应用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安徽则从空天信息切入,组织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
各有侧重、链条互补。未来,万亿级市场规模的航天产业正风起云涌,世界为之瞩目。
立足一地,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三省一市围绕一体化不断补链、固链、强链,市场结构、贸易结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新兴战略产业集链成群,以长三角为原点,通江达海,朝着世界级产业高地策马奔腾。
当前,长三角以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着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万亿级城市超8个……区域合力激荡发展活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地位越发凸显。
6月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运营,与上海11号线“无感换乘”。至此,两地市民实现了门对门交流。畅通双循环关键是人才的流动与共享。对长三角人来说,“异地同城”越来越成为当地生活的新体验。
近年来,三省一市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扩容民生发展“幸福圈”。截至去年年底,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1.5万余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1300余万人次;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已实现10个城市扫码便捷通行,累计异地乘车近1500万人次;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跨省申领身份证、跨省户口迁移等148项服务,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42.8万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要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落脚点。如今,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24小时包邮区……长三角跨省出行如“串门”,越来越多的“好邻居”变成了“家里人”。
东南形胜,今更胜昔。洋山港轮船的汽笛声、昆山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义乌市场货车的喇叭声、黄山景区里游客的欢笑声……交织成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最动听的“协奏曲”。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