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城北新区:昔日茅草地 今朝现代城

2023年08月23日 百事不愁 阅读(67616)

拍摄于2023年8月的鸟瞰图,城北新区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新城。

拍摄于2018年5月的鸟瞰图,当时的全州城北新区还是一片土黄色为主的大工地。

  □本报记者秦丽云 见习记者何月 通讯员邓琳 蒋儒文 文/摄

  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茅草丛生之地,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只能靠传统的种地、捕鱼为生;如今,这里高楼林立,各项基础设施齐全,村民们也住上了新楼房,日子过得甜蜜又红火,一座现代化新城的雄姿,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里,就是全州县城北新区。

  全州镇前进村委村民唐超义坐在自家楼房前,看着门前宽敞的大道,还有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心里甜滋滋。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北新区人”,他不仅有着由“村民”变“城里人”的经历,更见证了全州县城北新区的“前世今生”。

  “十多年前,城北新区还是一片茅草地。”唐超义说,当时,村民们收入来源有限,靠去湘江打鱼或在家种地为主,日子过得紧巴。在2008年新区开发建设之前,为了养家糊口,唐超义每天只能跑载客的三轮车挣钱,一天奔波十多个小时,也只能挣到100多元。新区建设持续推进,2017年,他家建起了六层半的新楼房。这几年,他家仅靠出租门面和房屋,就有5000多元的月收入。征地以后,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如今他和妻子的月养老金总共5000多元,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在城北新区建设中,包括唐超义在内的全州镇前进四队的300多户村民,搬出老家,拆掉老房,腾出土地建新区。为了让村民们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实现安居乐业,全州县不仅给每家每户统一规划建设安置房,还提供就业岗位。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唐超义,在花甲之年还买了运输车和挖掘机,在城北新区找到更多赚钱的门路。

  居住在此的村民,见证了城北新区的巨变。全州县城北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廖勇生从2008年开始就参与开发、建设城北新区工作,更是亲历了城北新区的“诞生”。2007年,全州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城北新区规划建设。2013年,全州县以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对城北新区进一步规划修编,确保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当时规划总面积达4.3平方公里,超过老城建成区面积,集行政、商贸、文化、体育、教育、商住为一体,计划总投资200亿元,是全州城市建设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力度最强的重大项目。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州城北新区已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61.5亿元,可容纳居住人口10万人,各项设施齐全、面貌焕然一新,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着‘硬支撑’。”廖勇生感慨地说。

全州城北新区:昔日茅草地 今朝现代城

  新老照片对比,最能体现变化。一张拍摄于2018年5月的鸟瞰图显示,城北新区彼时还只是一片土黄色的大工地。而2023年8月10日,无人机航拍下的城北新区,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已是名副其实的现代新城。

  漫步在全州县城北新区,处处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美丽与活力。大气的体育中心,硬件设施先进齐全的学校,气派的金融大厦,还有兼人文风情和优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湘源文化公园等,无处不在彰显着:这是一座宜居、宜游、宜乐、宜业、宜商的新兴城市。当夜幕降临,城北新区灯火璀璨,映照着湘江河面,宛若人间仙境。

  全州县委书记朱鹃屏表示,城北新区的巨变,是该县十年蜕变的最好见证。下一步,该县将加大城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活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全州新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