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年02月28日 百事不愁 阅读(15294)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在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七个着力”的具体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其中之一。

◇放眼神州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蔚为大观,滋养着新时代民族精神根脉。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就核心价值观建设专门出台重要文件,对这一“铸魂工程”作出战略部署。

◇从“安徽好人”到“杭州最美”,从“沧州好人”到“好人沛县”,遍览神州大地,崇德向善的模范精神、榜样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托举起内外兼修的品德高度,凝聚着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从长篇小说《人世间》《主角》,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日益丰富。

◇浩瀚星空中,闪亮的“南仁东星”指引着年轻一代天文工作者逐梦星辰的脚步;蔚蓝海域里,传承了“海上英雄艇”荣誉称号的东部战区海军某导弹快艇大队2319艇官兵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与“八一勋章”获得者麦贤得一同许下的“誓死保卫祖国”的誓言;崇山峻岭间,在“燃灯校长”张桂梅的感召下,她的学生周云丽放弃编制回母校任教接力梦想……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在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七个着力”的具体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其中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到中央宣传部等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的顶层设计次第出台。

迈上新征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凝聚和平发展与改革开放时代精神,推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建设,必将进一步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深刻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极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昂然高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现新的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孕育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培育和深入践行,正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价值观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考察曲阜孔府、了解《儒藏》编纂等,一次次深刻彰显传统中有我们的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骨气。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安排多次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集体学习,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从《复兴文库》《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出版,到全国各地设立6700余家非遗工坊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放眼神州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蔚为大观,滋养着新时代民族精神根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不懈奋斗与非凡成就赢得了世人的尊重,真正拥有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迈上新征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