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2月4日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连日来,各地各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宪法知识,向公众普及一系列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推动宪法精神和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位于浙江杭州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这两天迎来了大批前来参观的高校学生和游客。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旧址,陈列馆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系统介绍“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过程,展现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的光辉历史,营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位于江苏南京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在宪法日前夕举办“宪法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国人大和政协的十多位特约监督员代表走进院区,见证新任职法官的宪法宣誓仪式。
在江苏徐州、淮安,湖北宜昌、恩施、十堰等地,检察官和法官们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将开庭地点搬到田间地头等方式,推动宪法法律进社区、进农村。
在青海西宁,司法局和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宪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工作人员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授宪法知识,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引导孩子们树立法治思维。
在江西南昌,相关部门把宪法宣传活动送进了历史文化街区,采取多元融合、互动式、沉浸式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将普法宣传与参观游园相结合,给群众奉上了一场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大餐”。